大连市中心医院
找好医院 大连市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人造血管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搭建 挽救透析“生命线”

在人体的脉管系统当中,有两条血液通路是特殊的既是“闺蜜”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那就是动脉和静脉,但是在血液透析的患者身上,这对“欢喜冤家”却必须联手“相通”,共同成就挽救患者的“生命之线”——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当自体动脉或静脉血管条件较差,无法建立自体内瘘时,目前临床常见选择的是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俗称“长期管”,它存在着血栓形成、导管功能不良以及感染的风险。近年来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graft,AVG)应运而生,它是使用一段人工合成的血管埋置于皮下将自身动脉与静脉搭桥连接。

建立人工血管内瘘,手术技术难度大,应用人工血管的患者都需要去北京、上海等外地的医院去完成手术。为更好解决这一临床难题,作为大连市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首批获评高峰项目的肾内科,于2021年柔性引进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委员、血管通路学组副组长王玉柱教授,共同探索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为使更多需要维持应用“长期管”的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同时进一步加深与业界专家的交流合作,7月23日,王玉柱教授作为柔引专家应邀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双方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手术演示和系列研讨活动。

作为科室柔引专家,双方曾多次举行学术讲座、技术交流,借鉴国内先进的血管通路诊疗理念,依托大连市中心医院智慧化血液透析的大数据平台,率先开展自体血管动静脉瘘,移植物动静脉瘘等技术,同时开展了DSA引导下透析血管通路的狭窄扩张、支架植入,中心静脉狭窄、外周静脉缺血等并发症的处理技术。系列研讨交流活动为滨城血液透析患者一举彻底解决了通路问题,使更多的血透患者及其家庭受益。

本次学术活动,王玉柱教授还实地进行了手术演示,成功为一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完成人造血管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搭建手术。术前,王教授全面评估患者的手术条件,应用超声评估患者上肢血管,测定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完成术前定位,并全程详细讲解手术方案。术中,王教授用他精湛严谨的手术技术,成功完成这例极具挑战、手术级别高、难度较大的人工血管的植入。当术后听诊内瘘杂音清晰,患者的前臂再次响起“生命之声”的时候,手术室内自发响起掌声。

一场演示手术如期而至,亦是治愈希望充斥心田。人工血管植入术的完成,填补了大连公立医院肾内学科人工血管植入手术的空白,标志着中心医院肾内科团队成功打通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的最后一道“关卡”。作为市内率先开展这项复杂技术的医院,中心医院肾内科为全市急需进行血液透析但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提供了一种“足不出市即可解决”的便捷新选择。肾内科学科带头人刘书馨主任对王玉柱教授所作出的辛勤教学和全情付出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同时希望通过双方密切交流合作,促使中心医院血管通路技术能快速成长为该领域一流技术和一流理念的“双一流”。

大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在几代学科带头人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已经成长为辽宁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大连市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高峰”项目,在专业领域内的治疗水平及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学科设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病理、血管通路、介入肾脏病、重症肾脏病6个亚专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在大连市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为维护全市肾脏疾病患者健康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肾内科刘书馨主任始终秉承“创新是第一动力、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的学科发展理念,精进医疗技术,勇于创新突破,持续推动肾内科高精尖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大连市肾脏病联盟牵头单位的龙头优势,促进诊疗服务水平的同质化;定期邀请该领域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进行指导交流,使患者足不出市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国内外顶级专家水平的医疗服务,致力于创建更好、更安全的维持应用“长期管”的患者,全周期全方位护航滨城百姓健康。

肾内科王雪娜、闫心怡

文化宣传部王小雨、邹霞

展开

上一篇: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 全流程保障急诊急救

下一篇:让小儿手术全程没有痛苦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更多文章
不明觉厉!医生“放电”唤醒“植物人”

又一国家级中心落户大连市中心医院!

“90后”超高龄老人麻醉护航下无忧手术

大连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联系电话:0411-84412001(总机),0411-84440555/2555(预约挂号)

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