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病!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先说好的
日前,一名40岁男青年
查肠镜提示大肠内见近百颗息肉
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同时,肛门5CM处见一巨大肿物
检查提示:
直肠系膜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
经我院医疗团队多次评估后
由李力人教授+普外科王贤柱主任
强强联手
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
“腹腔镜下全大肠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
手术过程顺利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坏消息
这个病是遗传疾病
一旦有一个病人发病
其子女就有50%的可能性遗传疾病
约2/3的此病患者来自父母遗传
而患者的兄弟姐妹也有一半机会得这个病
有学者提出所有亲属都应该被认为高危人群
全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简称:FAP)
主要是由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突变引起
临床表现
腹痛(常为隐痛)、腹泻
便意频繁、大便稀烂、便血
消瘦、贫血、乏力等
发病年龄在20~30岁
男女发病率相近,在全球范围均有分布
如果未进行治疗,恶变率可达100%
典型FAP综合征患者如不进行干预
一般会在40岁左右发生结直肠癌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有家族遗传性倾向,仅约10%~30%的患者是自发出现而无家族病史。
家族中的第1例患者(先证者)通常是由与FAP相关的临床症状确定的,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展为结直肠癌,对于此类患者应鼓励其家系成员接受肠镜检查,从而找出无症状患者。
对于FAP患者家系成员管理,推荐10~12岁接受APC基因遗传常筛查,突变基因携带者应从10~11岁起每1~2年行1次肠镜检查,并持续终身!
对于未发现致病APC基因突变患者的一级家属,若40岁前检查均未发现腺瘤,可在40岁停止强化筛查。
一旦发现腺瘤,应及时处理并改为每年1次肠镜检查!
手术切除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目的在于尽可能切除已经发生癌变或可能发生癌变的结直肠。对确诊的患者一般提倡早期根治/预防性手术治疗。外科治疗的选择和时机必须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外科医生的经验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其手术方式主要有:全结直肠切除加永久性回肠造口,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是最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由胃肠疝、肝胆胰脾和甲状腺血管三个专业组组成,整体诊治水平高,微创技术力量强。秉承传统医院与现代医学结合,注重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目前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能保障普外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科室设置有胃肠疝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甲状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小组。
诊治的常见病:包括甲状腺疾病、肝胆胰脾疾病、胃肠疾病、结直肠肿瘤、腹壁疝、体表肿瘤、周围血管疾病、外科感染性疾病及外伤等。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努力做到用最小的创伤(微创)为患者解除病痛。
今日一签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愿天下无疾!
资料│普外科王梓阳
整理、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