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找好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专家视频

原创心脏比常人大5倍险丧命,珠江医院专家这样帮他解除“心”头大患

拥有一颗“大心脏”是好事吗?

真不一定!

51岁的文先生心脏胀大到占满大半个胸腔,

也无法为身体泵出足够的血液,

只能整日卧床、坐着睡觉,

吃不了也睡不好,

身体濒临崩溃。

“他其实是心脏里的‘门’(瓣膜)坏了,供血出现问题,一二十年的损耗下来,心脏不断胀大想要继续发挥作用,但终于到达极限、快要衰竭了”,今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王晓武主任为文先生“修补”了损坏的心脏瓣膜,让这颗心脏重新恢复活力,帮助文先生回到了能吃能睡的健康生活轨道。

其实,折磨文先生的是一种二三十年前高发的“时代病”: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前期进程缓慢、隐蔽,但一旦发生,心脏功能注定要走“下坡路”,医生呼吁公众关注和帮助这一庞大又隐蔽的群体:风湿性心脏病人。

心脏比普通人大了三五倍

“今年过年那阵儿特别严重,每天都躺床上,不能活动,憋气得厉害,但又躺不下去,白天晚上都坐着,吃不下也睡不着……”4月6日,文先生回忆起发病、看病经过。此时,他新理了发,身材精瘦,双目炯炯,一点看不出两个月前曾病得那么严重。

病得多严重?“他的心脏当时比普通人的大了三五倍都不止”,王晓武主任指着几张胸部影像图介绍,一般人心脏直径占胸腔宽度不到一半,而文先生的心脏“横卧”在胸腔里,几乎与整个胸腔齐宽!

▲左图为正常人心脏,右图为患者心脏

手术前,患者心脏比普通人的大了好几倍。

这个数据用专业术语说,是“心胸比达到0.96”。医护人员都说,近十来年都没有见到过心脏情况这么严重的患者了。

文先生的病叫做“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生了之后必然会缓慢恶化的心脏病,但确诊并不难,也不是无药可医,是怎么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文先生和妻子都无奈地笑,“其实早就知道有(心脏病)了,但当时没钱治……”

原来,文先生在十八九岁时就知道心脏有点毛病,“当时心脏能听到有杂音”,到三十多岁时,文先生检查出了确切的病因: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钙化严重,瓣叶打不开,导致供血不足。

那时在广西老家,当地医生建议他去大医院治疗,但文先生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妻子当时也生着病,手术都做了好几次,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允许他大动干戈地治疗心脏病,况且,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差,工作、生活基本都不受影响。

动手术为心脏修好“门窗”

“其实,这也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得上之后,会慢慢走‘下坡路’,刚开始可能各方面没问题,但心脏情况会一天不如一天,而不像其他疾病可能有一段‘稳定期’,到十几二十年后,就像‘弹簧’被拉到太长,到终末期就会崩溃”,王晓武主任说。

▲王晓武主任介绍患者病情

为什么会这样?风湿性心脏病归根结底是一种瓣膜病,由感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一般源于链球菌感染之后引起的风湿热,即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反复感染后,5年左右会累及到心脏瓣膜上,使瓣膜出现粘连、增厚,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异常,继而心脏发生代偿性地增大,出现心律失常、心肌受损等问题,最后会出现全心衰竭。

“我们的心脏有四个‘房间’,瓣膜坏了,相当于房间的‘窗户’‘门’坏了,只有彻底维修才会好转,不然只会坏得越来越重”,王晓武主任浅显地解释,文先生的心脏中,4个瓣膜已经坏了3个,后续治疗中,通过手术“换了两个瓣膜,修了一个瓣膜”。

▲文先生心脏影像的术后(左)与术前(右)对比图

手术后,文先生的心脏会有一定程度回缩,但由于长期的损耗,已经无法回到正常水平,“但比原来还是要好,毕竟‘门’修好了,心脏的功能恢复了一部分”。

实际上,术后一个月,文先生的身体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吃得好、睡得好了!手术后出院时称体重,只有100斤,回家一个月,长了15斤!”文先生的妻子笑着说。

今后,文先生也可以继续工作挣钱,只要不是太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都可以胜任。与普通人不同的是,文先生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机械瓣膜血栓形成风险。

风湿性心脏病往往在五六十岁时发病

为心脏修“门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王晓武主任为文先生做的手术,准确的叫法是“全麻下进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心耳切除+心房折叠术”,即将损坏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为人工瓣膜,将破损较轻的三尖瓣进行修补,把出问题的三个瓣叶都处理好了,同时也将左心耳结扎,避免房颤后续引起的心脑卒中风险。

以当时文先生发病时的情况,最初求医的若干医院都无能力收治,因为他的心脏已变形太过严重,除了瓣膜变得更为狭窄、关闭不全,同时还有房颤、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手术风险极高,术后不一定能治愈出院。

在珠江医院,文先生2月17日接受了手术,27日出院了。那时,他已经感受到了身体情况的明显好转,对医护人员感激不尽。

▲王晓武主任为患者手术

不过,相对于手术难度,王晓武主任更想告诉公众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其实比想象中常见:心脏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瓣膜病,而瓣膜病中,有大约一半就是风湿热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

“它的发病率大约在百分之一,平均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风湿性心脏病,单是我们科室,一年就要做三四百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王晓武主任介绍,这种病在岭南地区还要更为高发,这与岭南潮湿、山区多的气候地理有一定关系。

同时,它还是个“时代病”,它的发生与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健康卫生水平有密切关系,“20世纪80、90年代得这种病的人很多,因为那时整体的经济、卫生条件有限,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力也没有现在好,但它的发病是有过程的,十几二十几年后,到中老年了,就开始犯病了”。

王晓武主任呼吁公众关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这一群体,“得病的往往是家里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基本都是到了五六十岁开始犯病,但这个年纪正好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发展到终末期必须要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费用很高,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关注到这样一个庞大又‘隐形’的群体”。

专家名片

王晓武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特长: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30年余,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手术及心脏移植6000余例,在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衰败后的再次手术上获同行及家属高度赞誉。作为主要负责人先后参加了西北地区第一例心脏移植、第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名医门诊:周一上午

毕生辉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对心血管外科常见病的诊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心脏及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来源|南方都市报

展开

上一篇:重要通知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最新就诊须知

下一篇:珠江医院小儿肿瘤科主任兰和魁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更多文章
免费基因检测、公益基金救助……2023罕见病日义诊活动报名啦!

8岁女童两年内三次陷入昏迷!专家细心揪出罕见病病因

聚焦前沿 科学布局 |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司长杨青一行莅临珠江医院调研指导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2061643888(总机),020-62782020(挂号咨询)

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