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找好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专家视频

原创每年30余万人死于跌倒,如何防范“晚年那一摔”?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跌倒已成为造成老年人伤害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摔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4亿,每年有4000万老人至少跌倒一次,每1万人中就有8人因摔倒而过早死亡,人生结束于“最后一摔”。

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骨科副主任余世明副主任医师来谈谈老人跌倒的话题。

独居90岁老太跌倒

术后10天自行行走

许奶奶(化名)今年90岁了,大半个月前,她半夜起来上厕所时不小心滑倒,左侧髋部直接着地,痛得一晚上没睡着。当地医院检查骨盆X光显示左股骨颈骨折,但考虑到许奶奶年纪太大,没做治疗。

“大家都说老人摔倒危险,我觉得不能拖了,今天就直接把她带到广州。”两天后,由于疼痛剧烈,女儿带着许奶奶从惠州来到中山一院东院求诊。

余世明副主任医师立即给许奶奶安排了相关检查,发现许奶奶不仅左股骨颈骨折,还有高血压、压疮。考虑到许奶奶年纪大,伤情不容耽搁,且其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余世明副主任医师马上与团队商讨了手术方案,许奶奶在入院一周后接受了左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在接受对症治疗和相关的肌肉锻炼后,术后10天,许奶奶已经基本能自行行走,顺利出院。

“都说伤筋动骨100天,没想到做手术这么快就能走路了,本来我们已经做好了她卧床一个月的准备,还商量着轮流照顾她呢。”许奶奶的女儿长舒一口气。

老人跌倒要不要手术?

早日下床是关键

余世明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山一院东院几乎每个月都会收治几位因跌倒导致骨折的老年病人。老年人跌倒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髋部,这也是最危险的部位。调查发现,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可能高达30%—50%,期望寿命会减少10%—15%,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恶性肿瘤。

老人跌倒后到底要不要做手术?考虑到手术风险和身体状况,这是很多老人和家属关注的问题。

“很多家属会提出是否能保守治疗、卧床静养等。但其实对老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跌倒骨折本身,而是骨折后不得不长期卧床造成的各种后果。”余世明副主任医师表示,如肌肉萎缩、便秘、尿路感染、褥疮、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若这些症状不能及时控制,最终可能会引起多器官衰竭,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做了手术的老人,余世明副主任医师认为,争取让老人早日下床活动是关键,有助于避免肌肉萎缩、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症状。不过,老年患者的术中、术后风险显著高于年轻人,具体如何评估,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方案,临床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具体分析。

减小跌倒危害不如预防跌倒

从接诊患者群体来看,余世明副主任医师发现老人在家中跌倒最为普遍,预防跌倒可以从生活日常入手,如在厕所、浴室等安装防滑垫、起身把手,尽量保持地面整洁防止被杂物绊倒;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工具,在雨雪天气应减少出行。

另一方面,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可以提高老年人骨骼、肌肉质量,改善其运动协调能力;户外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也有效果。老年人往往有较多基础疾病,无论是心血管系统还是神经系统相关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晕厥,有些药物也会引起低血压、头晕、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我们应帮助老人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醒服药后避免走动。

余世明副主任医师提醒,老人万一不慎跌倒,最好用手撑地,避免臀部着地;倒地后不要慌张,先大声呼救,保持当前姿势或者躺下,家属应立即拨打120,切勿自行搬运,防止造成二次损害。

中山一院东院骨科副主任

余世明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医疗专长:

现任东院骨科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骨关节创伤、运动损伤、先天性骨关节畸形、骨科感染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任东院骨科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骨关节创伤、运动损伤、先天性骨关节畸形、骨科感染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来源:中山一院东院骨科

通讯员:郑亦楠、何旭鹏

审核:梁嘉韵

审定发布:彭福祥

展开

上一篇: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千金难买老来瘦,老年人真的越瘦越健康吗?

下一篇:世界肝炎日|乙肝病毒“狡猾”,预防胜于治疗,疫苗接种是关键!

更多文章
南沙新院区病房怎么样?实拍来了!

中山一院25项医疗技术获批广州市项目资助

力不从心?注意这些信号,保护生命“发动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2028823388

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