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找好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声音嘶哑不是声带问题,罪魁祸首原来是颅底肿瘤!

64岁的杨阿姨(化名)一向身体健康,也是小区活动中心的常客。半年前杨阿姨自觉“声音嘶哑”说话变得不利索,她以为是“受凉”了,所以也没太注意。谁知症状逐渐加重,而且在两个月前杨阿姨在进食时明显感觉吞咽困难,且右上肢也出现麻木症状。在今年3月中旬,杨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王中主任的专家门诊就诊。王中主任听了杨阿姨的主诉后马上察觉到这是后组颅神经症状,于是让杨阿姨去做了相关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了王主任最初的诊断。CT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分叉处以上占位性病变,颈内动脉被向前内侧推挤;MRI结果显示:右侧颈静脉孔外、咽旁间隙囊实性、明显不均匀强化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看到了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王中主任建议杨阿姨尽快入院手术治疗。考虑到杨阿姨的肿瘤位置在颅底,体积较大,靠近咽旁,紧挨颈静脉,且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王中主任立即组织头颈部肿瘤多学科联合(MDT)会诊。经过缜密的讨论,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细心查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瘤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肿瘤范围和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出具体而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会诊结束专家团决定由神经外科王中主任与口腔科肖灿主任合作为杨阿姨做手术。

3月27日,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4月1日进行手术。患者采用鼻插管避免术中下颌骨下移限制术野,先由口腔科肖灿主任主刀经下颌骨后方,弧形切开,剥离腮腺、解剖面神经并作重点保护,因肿瘤位置深在、且上方至颅底,暴露困难,切除茎突后向前牵拉腮腺及下颌骨术野进一步扩大术野;需要经肖灿主任仔细分离解剖终于将肿瘤呈现在医生面前。然后再由神经外科王中主任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在肿瘤分离地过程中,由于肿瘤与周围组织黏连紧密,且肿瘤体积过大,质地较韧,活动度差。先电凝切开开肿瘤,后用CUSA先囊内切除减压,再游离肿瘤边界;可以看到肿瘤腹前方被压迫的颈内动脉、迷走神经;进一步切除可见肿瘤与舌咽神经粘连紧密,王中主任通过放大显微镜后用微型剪刀将舌咽神经从肿瘤表面游离,完整保留后下方的副神经保护完好。在口腔科、神经外科与麻醉手术科的共同协助之下,手术安全且顺利地完成。术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之下,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明显好转、无吞咽功能障碍吗、饮水无呛咳、耸肩有力,恢复良好,仅遗留有轻度面瘫。于4月10日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非常满意。

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济生院长牵头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颈部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MDT)”于2021年2月3日正式成立。迄今已经有数十位患者通过学科联合门诊(MDT)得到了良好的救治。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泛推崇的先进的诊疗模式。其从器官系统角度出发,打破了学科壁垒,聚集不同专业医生,聚合MDT团队集体的智慧,对患者病情进行集中系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贯序、规范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近年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刘济生院长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头颈肿瘤诊治的综合实力,高举精准治疗、微创治疗、转化治疗,充分利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个科室的“特长”,对疑难病例进行互助进行交流,从头颈肿瘤这一方向出发,争取将MDT这一先进诊疗理念全面推广。

部门:口腔科、神经外科

展开

上一篇:喜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专培学员全部通过中国医师协会结业考核

下一篇:喜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入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更多文章
守住生命的通道——两名危重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经抢救转危为安

一场生命的自我拯救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造福高危和稀有血型孕产妇

与死神赛跑:神经外科12区成功挽救急性肺栓塞患者生命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512-65223637(总机),65223637转8299(急诊),65223637转8219(咨询),65223637转8199(急救)

总院:苏州市平海路899号;十梓街院区:苏州市十梓街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