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立医院
找好医院 宿州市立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近日为一名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成功进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这个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希望,为我市广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带来了福音。此项治疗的开展不仅是我市第一例,也是皖北四市的首例,标志着宿州市立医院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患者,男性,55岁,“因粘液脓血便1年,加重2周入院,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年,长期口服美沙拉嗪、环孢素,先后辗转了各大医院,反复多次住院,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营养状况较差,身体越来越虚弱。多方就医无果,最终慕名找到了消化内科一病区的郭志国主任。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粘液脓血便,伴有下腹部隐痛不适,腹痛便后无明显好转,2周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大便次数增多,1112次/天,腹痛加重。患者入院完善检查诊断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行英夫利昔单抗(类克)治疗指征。经郭主任团队仔细研判,制定出符合患者的专属治疗方案,2月5日进行英夫利昔单抗的首次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英夫利昔单抗药物使用的要求进行药液的保存、配置、输注及监护。在输注过程由一名护士全程负责,每15分钟需要调节滴速并监测生命体征,直至整个药液输注完毕,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输注治疗,患者无不良反应。该患者接下来还需继续按照时间节点进行下一个疗程的规范治疗。

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多发于年青人,以腹泻、腹痛、粘液血便为主要肠道表现,常并发肛周脓肿、肛瘘等肛周病变及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经久不愈,近年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近10余年,英夫利昔单抗(类克)等生物制剂的问世,给IBD患者带来了更多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据初步统计,近些年,我市类似的IBD患者日益增多,为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解决患者往返大城市治疗的不便,宿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郭志国团队通过多方努力特申请引进英夫利昔单抗(类克)治疗,为广大IBD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生活的新动力。

展开

上一篇:宿州市立医院脑卒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下一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学科荣获首届社会心理服务情景剧大赛三等奖

更多文章
宿州市立医院皮肤科成功举办“中国痤疮周”义诊活动

喜报!宿州市立医院儿科、泌尿外科获批2022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宿州市立医院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B++等级

宿州市立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557-3040334;0557-3032120

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