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觉得乙肝不能治愈?
那么你就“OUT”了
2018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为珠峰项目),本项目的启动意味乙肝的防、诊、治水平将全面提升,乙肝临床治愈将不再是梦想。
那么什么是珠峰项目?什么是临床治愈?
我们把一些患者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回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珠峰项目。
珠峰项目的目的是希望符合条件的部分患者通过换用或联合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
根据中国以及国际上各大肝病指南,慢乙肝治疗后达到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出现表面抗体),即实现了临床治愈。实现临床治愈的患者可进一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停药后复发、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风险,并降低全因死亡(各种病因导致的死亡)率。
如果您年龄介乎18—60岁,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超过一年,最近检查提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在1500IU/ml及以下,乙肝e抗原(HBeAg)阴性,乙肝病毒量(HBV-DNA)<100IU/ml,那么您就初步符合参加该项目的资格。临床医生还会根据您个人情况,作进一步的筛查,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参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主要分为核苷(酸)类似物以及干扰素。目前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对于经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达到HBsAg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换用或联合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能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机会(30%~50%甚至更高)。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将采用三种方案中的一种:①停口服抗病毒药,改为长效干扰素;②头三个月联合口服抗病毒药和长效干扰素,随后单用长效干扰素;③全程口服抗病毒药联合长效干扰素。
本项目使用的长效干扰素需要每周皮下注射用药一次,用药48-96周,具体疗程需要根据疗效以及副作用情况而定。停用干扰素后将继续对您定期随访。使用长效干扰素期间,您需要至少每3个月到本院进行至少必要的访视和检查,以评价疗效、副作用等,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具体的随访间隔由您的医生确定。
干扰素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在第一、第二针注射后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在第3、4针后会逐步缓解。其次,在治疗过程当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此外,还有部分少见/罕见副作用。
您无需过度担心干扰素的副作用。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上述副作用,且这些副作用一般是可逆的,停用干扰素后恢复,95%以上的患者均能很好地耐受干扰素治疗,完成所需疗程,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医生及随访人员将在整个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相关副反应,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未能达到临床治愈者,医生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判断,选择继续口服抗病毒药物还是停药观察。干扰素治疗并不会影响继续口服抗病毒药的疗效。
目前全国有超过200家医院参与珠峰项目,往后将有更多医院陆续参与。目前全国入组患者2400余人,临床治愈119人。我院作为分中心医院,目前入组人数达到36例,其中12例已经达到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小于20IU/ml。
文|肝病中心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