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找好医院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晋级“国家队”】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 获批“标准版胸痛中心”

2021年12月23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和胸痛中心总部联合发布“关于2021年度第三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首次申请即通过标准版胸痛中心,这标志曲靖市二院胸痛中心建设在管理体系、技术力量、综合救治能力,软硬件设施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为胸痛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绿色诊疗通道。曲靖市二院心内科于2002年率先在曲靖市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至今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10000余例;2014年曲靖市二院率先在滇东北地区开展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诊疗24小时绿色通道及平台建设,至今已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1000余例;2015年5月挂牌建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同年,建成8个床单元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并投入使用。2018年,介入科开展了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离术、肺动脉导管溶栓术、急性脑梗塞动脉拉栓术。成立多学科MDT协作组,提升对胸痛患者救治综合能力,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医院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工作协调会,部署研究,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工作,2018年6月4日,曲靖市二院成立胸痛中心,由急诊科、心内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介入科、医学检验科、超声医学科、心电图室、信息科等多科室联合协作组成,严格按照《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强化培训考核与演练,采用快速、标准的诊疗流程,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最大限度救治胸痛患者,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诊疗,实现从患者发病到院就诊、诊断检查、紧急救治的有效对接,在第一时间建立患者生命急救的绿色通道,全力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效率,全面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以尽早达到“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并通过认证,实现信息共享、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

2018年9月19日,曲靖市二院举行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仪式暨省级继教项目“心血管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正式开启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步伐。启动会上,分别与麒麟、沾益、马龙、富源、宣威、罗平、会泽、陆良等地人民医院及陆良培芳医院签署《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与基层网络医院协同救治合作协议书》,与曲靖市120签署《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曲靖市急救中心急性胸痛救治合作协议》。在院内设立胸痛患者就诊优先标识,整合院前急救120、院内胸痛中心成员科室及胸痛中心9家网络医院,建立胸痛中心微信工作群,实现患者心电图远程传输、病例共享、信息互动,达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全力打造胸痛中心网络救治体系,共同参与急性胸痛患者病人的救治。

2021年6月23日,向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起认证申请,在经历了资格审核、区域认证办公室审核、省胸痛联盟预检、专家网评等环节,于9月1日进入暗访环节,在不被告知专家何时到达的情况下,暗访专家自行到院扮成胸痛患者就医,实际检测胸痛中心处理患者的速度、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测评专家的肯定与好评。2021年10月9日,接受中国胸痛中心专家组现场核查,于12月23日顺利通过认证,成为标准版的胸痛中心。

曲靖市二院国家级胸痛中心,推行“病人未到、信息先到”的理念,绕行急诊、CCU,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从120急救送入医院大门至导丝通过时间(D2W时间)缩短到最短18分钟,绕行急诊患者D2W平均时间约30分钟,2021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平均D2W时间42.6分钟,远低于国际指南中要求的90分钟之内的标准,已完成4000余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工作,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0余例,介入科完成主动脉夹层手术50余例等,挽救了众多急性胸痛患者生命。

来源:胸痛中心

展开

上一篇:【移动检查新“利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台车载移动CT投入使用

下一篇: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仁心仁术挽救生命 六旬老人送感恩锦旗

更多文章
【喜讯】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第七届云南省医院品管圈大赛上再获佳绩

【肥胖患者的福音】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正式成立

【造福患者】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VTE防治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