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找好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荣获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一项

12月1日上午,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顺利召开,共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281项(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获喜人:由秦环龙教授领衔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汤光宇教授领衔的“多模态影像学对骨质疏松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秦环龙教授主持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项目从肠道微生态系列检测分析技术的突破到建立慢性病菌群变化特征以及菌群移植临床干预,原创性地建立肠道菌群异常致病新学说和临床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取得一系列创新:(1)构建跨数据平台,基于多组学特征建立18种疾病的肠道菌群特征数据库和精准分类模型;(2)揭示肠道菌群异常致病性及新机制,系统建立菌群致病新学说;(3)创立肠菌移植临床治疗新策略及技术标准,使安全性和疗效高于国际水平,填补了慢性病药物治疗失败/缺乏治疗措施的临床空白。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Gastroenterology、NatureAging、GUT、NatureCommunications、STTT、CancerResearch等;获专利授权3项,主编专著2部;肠菌移植治疗难治性复杂肠功能障碍近10000例,总有效率达68%,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为我国慢病防治做出实质性贡献。

汤光宇教授课题组主持的“多模态影像学对骨质疏松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项目集结了国内从事骨质疏松症(OP)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团队,在国内率先采用多种影像学新技术对OP发生机制、发展规律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影像学方法验证OP发病机制学说,通过QCT建立国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骨量数据库,对OP早期诊断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及解决方案。本项目发表论文84篇(SCI49篇),8篇在影像学顶级杂志Radiology发表,20篇代表性SCI论文总影响因子91.309分,被引次数达1110次,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NSFC2项,授权专利2项,培养博士8名、硕士12名。在全国多地成立QCT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学员10000余人次,参与制定二项国人QCT诊断OP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展开

上一篇:新书发布—骨科创新技术突破脊柱微创治疗瓶颈

下一篇:刘占举教授荣膺上海市卫健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更多文章
牢记两个一二〇——心内科举办心梗救治日活动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急诊手术救治巨结肠患者

介入血管外科完成一高难度结肠癌肺转移消融术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21-66300588(总机),021-66303643(服务台咨询热线)

上海市延长中路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