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找好医院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三病区成功实施首例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

近日,在医院领导及各部门协调支持下,兰大一院骨科三病区(东岗院区骨科)为一名下肢动脉栓塞症的患者成功实施胫骨横向骨搬运(TibiaTransverseTransport,TTT)手术。

患者是一名50岁男性,约45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下肢疼痛,诊断为左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行下肢动脉疏通相关手术,后出现左足第四趾坏死,患者左足疼痛难忍,行走活动受限。就诊后,经兰大一院骨科医生细致评估病情,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及指南,认真做好术前及术后治疗计划、制定手术计划后,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下肢疼痛明显缓解,下肢血运较前明显改善。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出现不同程度下肢远端缺血症状,例如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坏疽。

此类患者身体情况复杂、合并症较多,如果出现缺血性溃疡,可发生溃疡迁延不愈,而溃疡和坏疽又会使全身感染风险增加,或因缺血导致患肢疼痛难忍,最终不得不选择截肢。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据报道2016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2012年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为19.03%。

此类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血管。传统治疗方案为在疾病早期可应用药物扩张血管、降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严重者可通过手术重建动脉血管通路。如保守治疗不理想,缺血症状会持续进展,而手术治疗可出现术后再狭窄,并且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

如何改善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成为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亟待解决的问题。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是近几年糖尿病足、脉管炎、动脉栓塞症等疾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之一。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Ilizarov技术的延伸,该技术通过骨、软组织牵张原理,使病变肢体出现新生血管,从而改善病变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还能促进难愈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提升保肢率,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一定效果。

兰大一院骨科三病区(东岗院区骨科)除常规开展脊柱、关节、创伤等手术治疗外,在手足外科、显微修复及重建外科和皮瓣技术对各种疑难复杂创面的治疗有丰富经验,治疗水平省内领先。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的开展,代表医院骨科在该类疾病的治疗方面与国内先进治疗方案接轨,进一步丰富科室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将为广大的该类患者群体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骨科三病区

编辑|党委宣传部南如卓玛

展开

上一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在临夏地区县级医院率先开展改良术式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下一篇: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省安宁疗护适宜技术技能大赛”荣获团体及个人均一等奖等佳绩

更多文章
【喜讯】零突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护理专业获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帮扶队在会宁县人民医院完成 “胸腔镜下肺修补术+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组团式”帮扶队赴会宁县人民医院指导完成首例胆管癌患者外科诊治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联系电话:0931-8625200(总机)    0931-8625200-6801 0931-8619797

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