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找好医院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四位一体” 打造康复新模式

“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好,非常感谢!”在医生、护士、治疗师、护工“四位一体”的新康复模式之下,身患多种疾病的侯爷爷得以顺利恢复。临出院,家人特地向康复医学科、护理部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短板

没人监督“做作业”康复质量打折

侯爷爷今年已经88岁高龄,曾患有房颤、心绞痛、冠心病、慢阻肺、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疾病,一个月前又脑出血导致偏瘫。脑出血救治后的康复质量,无论是对老人家本人来说,还是整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图片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赵新介绍说,对于偏瘫等患者来说都存在一个训练“黄金期”,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就很可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康复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能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潜能,同时防止更多的并发症发生。康复治疗很重要,日常活动相关的能力训练的作用同样巨大,但这个恰恰是过去患者康复的短板。”

放在过去,由于没有训练后的专业照顾,患者很难按照要求完成日常训练的“作业”。“如果护工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低,患者很可能就不继续锻炼甚至是错误锻炼,还可能因喂食的不当导致误吸、转移不当导致跌倒等意外。”赵新表示,这样一来,患者康复质量将因此大打折扣。

改变

“四位一体”新模式覆盖康复全周期

高龄加上一系列的基础病症患者的康复,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侯爷爷的情况,康复医学科启用了“四位一体”的新康复模式——即医生、护士、治疗师、护工组成“联合体”,形成对患者全康复治疗周期的照护。

新康复模式之下,高质量的护工变成为了补足“短板”的重要元素。依据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对于护工的管理规定,必须是经过培训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后,才能具备上岗为患者提供陪护服务的资格。

而康复医学科还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依据具体需求,让陪护人员接受医生、护士、治疗师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满足不同康复患者的照顾需求,延续康复训练的效果。

以侯爷爷为例,陪护员伍元香就接受了关于桥式运动、偏瘫患者的喂食营养技巧等相关培训,以确保老人家能够在康复治疗之后,还能进行足量、科学的康复训练。

正是基于这一新模式的保障,实现了他的高质量康复,肢体、平衡、语言等能力以及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出院后的家庭负担,让患者及家属深切感受到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治护工“四位一体”医疗服务的专业温度,得到了极大的慰籍。

图/文:康复医学科

审核:康复医学科、护理部

编辑制作:宣传统战部

展开

上一篇:食管气管“串通” 硅酮支架来“堵漏”

下一篇:71岁大爷主动脉夹层并发脑出血!幸好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出手,转危为安……

更多文章
墨池荣誉丨成都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陈勇医生发明成果荣获第74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以为是“吃坏肚子”,结果是罕见消化道出血

墨池医术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TAVI MDT 团队:率先进入心脏手术微创时代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联系电话:028-86649831(总机)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