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1病区医疗团队通力合作,通过分期手术,成功救治一例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结石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
当天,患者张奶奶(化名)被送到宝鸡市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1病区时已经是凌晨2点,此时大多数人早已进入甜甜的梦乡。接到医院急诊科的电话时,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做好各项准备,见到89岁的张奶奶时,接诊医生、副主任医师李亚斌发现老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痛苦得不断呻吟,简单问诊时得知其出现右上腹间断性隐痛已几小时有余,同时伴右侧腰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更令人担忧的是,老人入院前突发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39℃,血压95/60mmHg。
不敢有一刻耽搁,科室迅速为张奶奶进行全面检查,提示其血常规严重感染:中性比例93.9%(正常数值在75%以下)。肝功严重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9.00U/L(正常数值<5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36.00U/L(正常数值<45U/L),总胆红素129.55umol/L(正常数值<26umol/L)。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房早。CT及MRCP结果更是让人眉头紧锁:胆总管下段多发巨大结石并低位胆道梗阻。
综合张奶奶各项检查结果,科室最终得出以下诊断: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当务之急是紧急解除患者胆道梗阻,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因此症属于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会继发感染性休克、全身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但患者的既往病史却让手术风险陡增:两个月前,张奶奶就因为心力衰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及肺炎中度贫血在宝鸡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CCU接受过治疗,目前仍在进行抗凝扩冠药物治疗。如果此时进行全麻外科手术,患者将面临凝血功能不全导致大出血、呼吸功能不全导致呼吸衰竭、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衰甚至猝死的极大风险。稍有不慎,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当前外科手术风险极大。
但病情就是军情,老人的手术治疗也是刻不容缓。危急时刻,宝鸡市中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医院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及麻醉科的医疗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更适宜患者的治疗方案。最终决定暂不取除结石,以规避心脏风险,通过先行局麻下内镜ERCP内引流手术,快速行胆道内引流、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胆道感染,待心功能改善后,再进行二次根治性取除胆管结石手术。
随后,宝鸡市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1病区医护人员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顺利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历时3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被送往病房进行强力抗炎、保肝、利胆治疗,同时积极调整心功能。在科室医护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张奶奶的感染逐渐痊愈,并顺利出院。出院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张奶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和治疗。宝鸡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时刻关注着老人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随访和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患者的心功能调整良好,达到了心功能II级。
三个月后,张奶奶再次来到宝鸡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科室为其进行了ERCP手术,包括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内镜下奥狄氏括约肌扩张术、内镜下胆管碎石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手术中,科室医疗团队紧密配合,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圆满成功,患者的胆管结石被取尽。(见右上图),并于术后1周痊愈出院。
张奶奶的整个治疗过程中,科室一直严格遵循“无伤口、无引流管、无疼痛”的微创治疗理念,正是因为良好的就医感受,让患者和家属对宝鸡市中医院的ERCP微创化技术给老人带来的惊人恢复速度更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