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找好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成功确诊并救治一例罕见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

2024年1月22日,感染科一病区护士站颇为热闹,原来是来自云南的老杨(化名)在即将出院的日子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同时提出合影留念,并热情邀请病区医护人员去云南旅游。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并嘱咐其出院后继续按要求服药,定期复查。

今年56岁的老杨此次就诊经历颇为曲折。他从2023年开始,出现全身疼痛,并间断发热,期间辗转多家医院检查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且一直未能确诊发热原因。在这段时间里,老杨备受病痛折磨,身心疲惫。最终,老杨在已定居长沙的女儿坚持下来到湘雅二医院寻求帮助。2023年12月28日,老杨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感染科门诊就诊。首诊医生何艳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仔细问诊后,高度怀疑老杨可能是播散性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为了进一步确诊,安排住院检查及治疗。入院后,周华英教授和马静副教授为老杨安排了mGCS检测。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指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全身的播散性感染。它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报告差异较大,一般在10%以下。然而,由于许多病例可能被误诊或未被诊断,因此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此外,与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艾滋病)共病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mGCS是一种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于诊断播散性非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检验科的初检和复检结果中老杨的mGCS检测结果显示鸟分枝杆菌复合群5000条序列。王文龙教授和马静副教授高度重视,特请病理科老师进行胸壁活检组织抗酸染色,最终确诊为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这为医护人员明确了治疗方向,也让老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杨病情复杂,每日卧床不起,承受着剧烈的疼痛和反复发热的困扰。为了有效精准治疗,病房为他多次组织相关会诊。为了缓解老杨的疼痛症状,医生为老杨使用了有消炎、镇痛作用的药物,帮助他缓解疼痛和不适感。针对老杨的反复发热,责任护士每日密切监测其体温变化,协助其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缓解体温高带来的不适,并及时汇报医生,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种类。同时,责任医生及护士积极与老杨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的诉求和担忧,为他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慰。在其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协助床上康复锻炼和饮食调整,帮助他提高身体免疫力,提高康复速度。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住院四周后老杨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他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从阵发性剧烈的全身疼痛转变为偶尔的轻微疼痛。他能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最令人惊喜的是,间断发热的症状得到了完全控制,体温恢复了正常范围。这些积极的变化都表明了治疗效果的显著性。1月21日,老杨的复查结果很理想,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王文龙教授认为他已具备出院条件。听到这一消息的老杨激动不已,他说:“感谢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们让我重获新生。”王教授表示:“老杨的康复是湘雅二医院感染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位参与诊治的医护都功不可没。我们为他的坚强和乐观感到骄傲。他的故事在提醒我们面对疾病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同时还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提高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据悉,感染科2022-2023年度共收治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249人次,其中疑难罕见病例541人次。感染科医护团队精湛的诊疗和专业的服务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病友的认可,许多病友在出院时都送来了鲜红的锦旗。

来源:感染科

展开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A型四台同开,生死时速挽救患者生命

下一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荣获芙蓉区卫生健康局战略合作先进单位

更多文章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主动脉夹层A型四台同开,生死时速挽救患者生命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荣获芙蓉区卫生健康局战略合作先进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731-85295999,0731-85295888(总机),0731-85294300(值班),0731-85295100(普通门诊咨询),0731-85295022(专家门诊咨询)

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