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
这几乎是每一个妈妈
在备孕、怀孕、产后每一个阶段
都逃不过的烦恼
一个数字
牵扯着两条生命的健康
大多数孕妈烦恼的,是“太重”。
孕前体重过重,可增加充血性心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孕期体重过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增加难产和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晚期胎儿死亡、新生儿死亡风险增加。
产后体重过重且未能将孕期增重减掉,将进一步加大后续减脂的难度,且在下一次妊娠中显著提高母婴疾病及并发症的风险。
也有一些人恰恰相反,是为体重太轻而发愁。
孕期体重过轻,可导致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增加。
而无论是过轻还是过重,孕期体重异常还有可能影响到子代远期的健康:
母体体重增长不足,子代远期可发生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
母体体重增长过多,子代远期可发生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
随着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准妈妈也开始了解孕期体重异常的危害,很多人从备孕开始,终其怀胎十月的全程,甚至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与体重秤“斗智斗勇”。
孕产期控制体重
到底有多难?
有多少孕妈妈遭遇了孕产期体重“失控”?根据原卫生部的相关统计,国内有73%的孕妇体重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巨大儿发生率高达7%~10%。
去年5月8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房就接生了一名体重接近12斤的巨大新生儿,创下了医院新生儿体重的记录。
这位孕妈在孕前体重就达到了75kg,未控制到合适体重就怀了孕;后来,孕期体重也没有控制好,产前达到100kg,超出了体重管理范围。
普通人减肥,也许可以归结为“管住嘴+迈开腿”,但对孕妈妈来说这个问题却要复杂得多,许多人因此屡战屡败、无计可施,甚至因为严重担忧宝宝和自身健康而导致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形成恶性循环。
多学科专家一对一服务
“五管齐下”帮孕妈管好体重
一直以来,成妇儿多学科专家都在携手合作,采用“医疗+健康管理”的方式,让孕妈妈都能接受科学的、个性化的孕期体重管理服务,防止孕产期体重异常问题给母婴带来的危害而努力。
如今,我们的孕产期体重管理服务
又升级啦!
从2月8日(周三)起
孕产期体重联合门诊
正式上线
每周三出诊,由产科门诊、营养门诊、心理门诊、中医门诊和孕妇学校的多学科专家团多对一指导,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评估方案。
以医疗干预、营养管理、心理咨询、运动及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服务五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孕期体重管理和指导,从而帮助孕产妇合理规划饮食,科学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减少妊娠风险,促进自然分娩和产后健康。
MDT团队
主要专家成员
产科
杨霄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孕期保健,高危妊娠及产科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治。致力于围产医学的研究,特别是早产的诊治及管理。
临床营养科
陈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擅长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治、营养咨询,食物过敏、喂养困难、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干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以及各类疾病状况下儿童肠内肠外医学营养治疗;同时进行围孕期营养指导,孕期体重管理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等。
中医科
赖德利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
擅长:中药内服结合针刺、艾灸、埋线等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孕、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及产后缺乳、产后身痛、产后肥胖等产后诸病。
心理科
连艳丽副主任护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孕产妇情绪及行为问题咨询。
孕妇学校
宋艳护师/孕产运动指导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孕妇学校家长学校负责人,9年产科临床工作经验、17年健康教育工作及孕期产后运动执教经验。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导乐师及孕产运动认证培训师资,成都市母婴专科护士、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师资。
即日起
孕产妇体重联合门诊
已经开放线上预约挂号
您可以登录“成都掌上妇幼”公众号
在“预约挂号”中选择
中心院区→多学科联合门诊(MDT)
点击“孕产期体重管理联合门诊”
即可一键预约挂号
体重得宜
母婴受益
健康一生
让孕产期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帮助您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