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找好医院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原创儿童新冠防疫知识科普

儿童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不要惊慌,轻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发热、干咳、全身肌肉酸痛、嗅觉丧失或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此时小儿精神状态良好,家长需注意观察病情,同时让小孩保证充分睡眠,规律作息,改变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保证机体新陈代谢。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患儿一般需对症治疗,如高热者可以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和泰诺林滴剂等药物退热,低热可以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退热,咳嗽有痰者可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

重症患者一般会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表现,此时小孩也会表现出易激惹、情绪烦躁、爱哭闹的症状,一般建议及时就医。体温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但是儿童反复高热,手足凉要注意预防热性惊厥发生。

在疾病完全治愈之前不要出门,治愈后也应隔离一段时间再接触正常人。疫情流行期间应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还应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好口罩。

答:儿童感染新冠的表现和成人相似,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这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现。另有部分不典型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佳、呕吐,甚至腹泻等。还有个别孩子会出现喘息、声音嘶哑等。但是儿童发烧的程度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孩子烧得比较高,甚至39℃、40℃,热程一般是2~3天。病程3~5天左右是绝大多数小孩的表现。

答:感染新冠病毒后,绝大多数儿童都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包括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部分有肌肉酸痛、乏力、呕吐和腹泻,少数孩子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等喉炎的表现,一些孩子还可能发生热性惊厥。由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自限性的病程,因此主要进行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增加孩子的舒适度为主。

答:退烧药,6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择其一即可。2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小孩不适合用布洛芬,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内的婴儿不推荐常规使用退烧药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并及时就诊。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以服用清热祛痰的药物。轻微的咳嗽不推荐常规使用药物,如有鼻塞、明显咳嗽等,可以做雾化、洗鼻子,根据孩子的年龄,备一些清热祛痰的中成药,但是不主张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另外,家里可以用加湿器。

答:从临床上看,暂时没有发现3岁以下儿童感染后,病情更严重的现象。目前尚无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建议,而且目前儿童感染,大多数都是家庭聚集性发病,因此,建议与其共同居住者均应积极接种疫苗,以间接保护孩子。家长应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尤其是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外出活动尽量去人少、空旷、开放的空间。

答: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无抗病毒效果,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会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家长不要自行决定。

答:体温上升期:宝宝可能手脚冰冷,伴有畏寒、寒战表现,此时不宜物理降温,需适当添加衣物,搓热或者温水浸泡手脚。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脓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不推荐:乙醇擦身(由皮肤吸收可导致酒精中毒)、冰

水灌肠、冰水擦拭(导致寒战和身体不适)、捂汗(不易散热,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高热甚至危及生命)。

答:发热的热度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绝对相关。

服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舒适度。只要孩子不再难受,家长就不用着急。注意:(1)不建议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更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退烧药;(2)不能因为孩子不退热,而不停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答:婴儿不能用捂汗的方式退热。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婴儿只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而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婴儿一般不服用退热药,建议这个群体的孩子只要出现发热,就应该到医院就诊,获取医务人员的帮助。

对于婴儿而言,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主要依靠皮肤散热,如果给孩子捂过多的衣物或被盖,孩子无法经皮肤散热,其体温可能会越来越高;部分孩子还可能因此发生捂热综合征,导致脱水、神经系统损伤、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答:急性期(感染后24~48小时)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会特别好,不一定能够让体温完全降至正常,而且药物持续时间一般为4~6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后,还会再次发热。

使用退热剂,主要目的是减轻发热所导致的不适,并不能让体温降至正常,亦不能单纯以发热程度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如果患儿已经就诊,除发热外精神反应良好,那么需要多饮水、温水浴、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等方式退热,间隔4~6小时再次口服退热药物。

答: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除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外,应该这样做:

(1)将孩子放在平坦、不易受伤的地板或者床上。

(2)周围不要有尖锐的东西,要防止孩子在抽搐发作时发生跌落和其他继发伤害。

(3)松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4)让孩子的头部偏向右侧,或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

处理时还有"四个不要":

(1)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这些均可能对孩子造成损伤。

(2)在抽搐发作过程中,不要喂食任何东西,药、水都不行。

(3)不要试图束缚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孩子的肢体损伤。

(4)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掐人中对缩短热性惊厥的发作有帮助,反而可能因为家长紧张而用力过大造成孩子局部损伤,因此不推荐掐孩子人中。

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流传至今的"发烧烧坏脑子"的说法,其实颠倒了本末,是因为患有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才导致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并不是发热本身。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发热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大于15分钟的热性惊厥会导致脑损伤,因此宝宝发热仍需要积极降温。

答:感染后呕吐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首先要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进一步损伤胃肠道黏膜,不要吃油腻食物加重消化负担。以稀软食物为主,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反酸、呕吐症状严重时可以口服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如果出现因严重呕吐完全不能进食、呕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答: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虽然有发烧等症状,但是精神挺好,退烧后能吃能喝能玩,就没必要特别紧张,也不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继续观察、对症处理。

但是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去医院:

(1)发烧持续3天以上没有好转迹象,或者即便退了烧,精神依然不好,小婴儿哭闹、烦燥、不好安抚,大一点的孩子嗜睡、没精神、脸色不好。这种情况下,无论体温高低都要去医院就诊;

(2)咳嗽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建议到医院就诊;

(3)如果孩子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有明显的声音嘶哑等,建议及时就诊;

(4)一旦孩子出现意识障碍、惊厥,要马上就诊。特别提醒:3个月以下的孩子是特殊人群,包括新生儿和小婴儿,一旦出现发热,建议及时就诊。

答:(1)1岁以上儿童应正确佩戴大小合适的儿童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触碰公共设施,不用手揉眼、鼻、口,正确洗手。

(2)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全程佩戴口罩,按预约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减少在医院候诊时间。

答:由于新生儿感染症状不典型,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次数>60次/分)、拒食或奶量明显减少、腹泻、发热、反应差、皮肤发白、发灰、发紫等表现,需进一步就医。

来源:儿童个人防疫手册(第四版)

供稿:田小华

展开

上一篇:总局领导吴育生到我院开展春节慰问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下一篇:鼻咽癌(首次接受放疗或放化疗)患者招募公告

更多文章
他们集体“领证”了!快来见证这充满爱的时刻

划重点!一图读懂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第九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检查组莅临我院督查安全生产工作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759-2633604(医务科),0759-2633120/2633663(急诊),0759-2633646(预约挂号)

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中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