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及省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全体医护及相关一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长期高强度工作,在承担着繁重的医疗救援任务,同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容易出现焦虑、悲伤、恐慌情绪。今天,清远市中医院脑病科林英健副主任医师给大家科普,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生理反应
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持久工作会使体能下降、身心疲劳,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因休息与睡眠不足而产生困倦、瞌睡、心悸等;因紧张不安担心被感染而难以入眠或睡眠浅、早醒;因着防护服工作期间不能进水进食而口渴、饥饿;因长久戴口罩而造成面部压伤,因着防护服而发热、出汗等。以上不适会加重个人的思想压力。
心理行为反应
认知上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总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有时工作不到位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
情绪上会莫名紧张、焦虑,担心患者的疾病不能被治愈,担心自己被感染,因不能照顾会忧心家人与家里的孩子。有时也会被患者悲伤、忧郁、委屈、压抑负面情绪感染,因面对疫情的挫败感或无力感而自责、无助、内疚和羞耻,因工作负荷过重而焦躁不安。
行为上因长期穿防护服,且与社会环境接触减少,久之对自己经历的疫情感到麻木与困惑。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耐心,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救治的缓慢而对疫情防控失去信心,对他人失去信任感等等。
身体健康是前提,尽量保证休息及饮食
按照轮班制度,在休息期间保证充足睡眠,规律进食进水,合理进食营养均衡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与水果,提高免疫力。
熟练防护及工作要求,克服紧张、恐惧的反应
在接相关任务后,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流程,及相关防护及工作器械的使用等。
适当调整认知,避免过度的心理压力
充分认识到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与3年前有了很大不同,虽然传播力强,但毒力明显降低,重症率和致死率较低;认识到抗疫工作是团队工作,也是人民健康所需,是个人从医价值的体现,提高认识,即使工作进展不太顺利或出现一些问题,不需要背负太大的包袱;如果自己心身状态不佳,难以继续工作,可以及时反馈,申请休息;充分理解和接纳被诊治的新冠阳性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或不理性行为,保持平和的心态。
加强沟通交流,及时疏散不良情绪
及时察觉与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遇到困难时及时反馈并求助;工作时加强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休息或下班后,可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好朋友和亲人进行互动,有时甚至是简单的问候和聊天,也有助于疏散紧张情绪,获得心理支持;也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做一些娱乐活动。
意疗
意疗是中医心理疗法的一种。包括开导解惑、移情易性等。
开导解惑:对恐惧、焦虑、疑病、轻度抑郁等各种心理障碍的医务人员给予开导,使他们认知到新冠疫情的真实情况,解除心中疑虑,提振工作信心。
移情易性:各种身心不适的医务人员,给予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或躯体化症状。
具体方法因人因病而宜,一种是精神转移,可以选择阅读、唱歌、书法、绘画、游戏、观看影视作品、微信交流等自己喜欢的活动;另一种是精神导引,可以通过呼吸吐纳、冥想、瑜伽等传统养心健身的方法达到转移注意力、松弛身心的目的。
中医养生功法调适
适度运动可以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
传统养生功法主要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对增强体质、调节体内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有显著功效,可以达到强身健体、调适情绪的目的。
PROFILE
林英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湖南医药学院副教授,胡金明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广东省基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清远市神经内科学会委员。
从事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多年,对神经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癫痫及痴呆、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肌肉疾病等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神经重症疾病的监护及救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8:30-12:00,周四全天。
清远市中医院脑病科是广东省十一五省重点专科,由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科、心理睡眠科组成,科室拥有一批素质高、技术力量强且中西医融会贯通的专业队伍。拥有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广东省名中医1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专职床边神经康复技师3人,专业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开放床位80张,拥有尼高力肌电图1台、尼高力脑电图1台,有较强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水平。建立的卒中救治体系,每年开展静脉溶栓、神经介入手术300余例,卒中救治在清远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病、脑萎缩、颈动脉狭窄、血管性痴呆、癫痫、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肌炎、帕金森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头痛(中医之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等疾病,可开展中医药、针灸、推拿、运动训练及中医特色(开天门、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治疗,开展了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全脑血管造影术、支架取栓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