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找好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动态
概述 科室专家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口碑评价 专家视频

原创上下联动、刻不“溶”缓|广东医附院联合托管医院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联合遂溪医院和城月医院两家托管医院,成功救治一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这是我院托管城月医院以来,首例成功开展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标志着我院优质医疗资源与遂溪县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度融合。

11月5日晚上22时25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城月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胸痛伴有大汗淋漓1小时”的老年患者。急诊值班医师立刻为患者完善心电图,并上传到城月医院的“胸痛诊治联动”微信群。

结合患者症状、心电图,城月医院急诊医生立即通报给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驻点帮扶专家、结构性心脏病专科郑重洲医生,随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急救团队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等一系列对症抢救。城月医院急诊科主任、内一科主任赵东珍在郑重洲医生的协同指导下,第一时间赶往抢救现场,加入抢救患者。考虑到该患者当时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有明显急诊溶栓指征,无溶栓禁忌,需转运至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介入手术,但路途遥远,存在极大风险。经充分评估,建议患者溶栓、转运同步进行,转运至就近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托管医院遂溪医院,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经过跟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最终征得了他们的同意。

抢救过程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遂溪医院、城月医院的急诊科和心内科无缝对接、上下联动。22时40分,在城月医院医护有条不紊地配合下,患者开始使用溶栓药,5分钟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同时启动转运至遂溪医院。

23时27分,患者直达遂溪医院导管室,在遂溪医院心内科潘伟业主任协助下,行冠脉造影,术中提示:急性闭塞的前降支血流部分溶通,证实溶栓成功,予以药物球囊补充扩张后,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导丝通过前

冠脉溶通

导丝成功

到达远端

成功处理冠脉

据了解,自2022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委派郑重洲医生到城月医院担任驻点专家。协助城月医院开展科室延伸管理工作以来,郑重洲医生根据科室业务发展及技术提升情况,为科室建章立制,采取请上来与走下去、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持续开展专科业务学习、基础技能操作、患教培训、VTE防治、慢病持续性管理等多项培训,促进城月医院延伸科室业务骨干的快速成长。城月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医生在帮扶专家日常指导下,充分掌握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技术,在心梗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栓药物使用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基础知识。

城月医院联动遂溪医院首例心肌梗死溶栓+补救性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总院与两家托管医院胸痛救治团队的协作顺畅,充分发挥了援建专家在医疗技术上的引领作用,极大的提升了两家医院急诊科、内科团队成员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信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与遂溪医院、城月医院共同建设急性心梗救治网络,构建彼此结合、技术共享、快捷转诊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自今年7月开展延伸科室工作以来,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余例,极大提升了基层心肌梗死抢救的成功率。下一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加大援建力度,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心梗溶栓体系,为申报基层版胸痛中心的认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通过派驻专家等方式,完善上下联动机制,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将疑难杂症上转,将稳定期、恢复期患者及时下转,有力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同时,加强医养、医教、医康、医防、医体融合发展,让遂溪县群众享受到分级、高效、优质的一体化健康服务,为遂溪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文:郑重洲

审发:吴江荣

展开

上一篇: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议

下一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托”出新希望“管”出新成效

更多文章
一图读懂 | 广东医科大附属医院第九届三次职代会暨工代会医院工作报告

喜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评2022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第九届三次职代会暨工代会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联系电话:0759-2369606(总机),0759-2387685(医务处)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