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
妈妈总是对我说“哪凉快哪呆着去”
长大后我想说........
妈,谢谢你的关心,
我想去冰箱里呆一会
虽然已经立秋,但广东的夏天并没有结束,
“秋老虎”正“热情似火”!
据省气象台预测,
广东在接下来的几天最高温度
或将达到36.4摄氏度
化妆一小时,出门变素颜,我真的会谢!
高湿和高温环境下,大量水份和电解质流失,再加上散热出现问题,体内热量大量聚集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中暑,严重的中暑甚至会危及生命!
别急,快来get这些防暑常识
哪些人群容易中暑?
注意: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比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户外活动等)的人群,即使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有可能中暑。
中暑的症状和表现
四招教你如何预防中暑
1.补充水分
夏季人体水分挥发多,身体容易缺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想起来去喝水,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饮用常温白开水,切记不要“狂喝”冰镇饮料。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和一些含电解质、葡萄糖的饮料,保持水和盐代谢平衡。适量饮凉茶、绿豆汤利于解暑降火。
2.注意防晒
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1:00至下午16:00这个时间段,如需外出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准备好充足的水,选择宽松、透气的衣服,尽量不要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3.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你的大脑和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得到放松,每天最好睡够8小时,不要熬夜,养成规律睡眠习惯。睡觉时空调宜选择在26摄氏度,注意不要对着空调和风扇直吹,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合理锻炼
对于很多爱运动的小伙伴来说,在夏天锻炼身体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适宜的运动时间很重要,可以选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建议立即停止锻炼,到阴凉环境休息。
出现中暑,不要慌,牢记这四点
关于中暑的两个常见小误区
误区1:干了这瓶藿香正气水真的可以防暑吗?
误区2:中暑后一次性大量饮水
别再说
“先摸摸钱包,再看看信用卡账单,
心寒自然凉”等玩笑话啦!
赶紧把这份实用防暑小知识,
转发给经常在外奔波的亲朋好友吧!
个人简介
刘聪
主任护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护士长
中山大学护理学医学硕士,三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
广东省护理学会艾滋病护理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护理学会感染病护理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护士协会心理与健康护士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护士协会临床护理研究分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秘书长
广州护理学会慢病管理与延续性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艾滋病临床护理及个案管理16余年,多次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H7N9禽流感、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护理工作
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来源:感染门诊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